发布时间:2025-10-15 17:02:06    次浏览
汤先生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走出病房。昨天上午,今年合肥市发现的首例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康复出院。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这也是今年合肥地区首例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患者有活禽接触史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已确诊7例H7N9病例(数据截至3月6日)。在这7例H7N9病例中,安庆2例,铜陵、马鞍山、芜湖、池州、合肥各1例。根据官方通报,以上患者发病前都有活禽接触史。记者了解到,50岁的汤先生来自巢湖,因高热10天,咳嗽、呼吸困难曾在巢湖市当地就医,随后,因治疗无好转在3月1日下午转至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汤先生入院后,已处于Ⅰ型呼吸衰竭状态;经过几个小时的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迹象,并且持续加重。结合患者发病前有家禽接触史,呼吸内科齐保龙主任医师开始怀疑患者感染H7N9禽流感。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隔离、气管插管等有效治疗,将面临生命危险和院内传染风险。确诊H7N9 治疗逾三十天3月2日晚,经疾控部门确认,汤先生的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也就是确诊已患H7N9禽流感。随后,省二院经过与省、市卫计委应急办沟通后决定对该患者就地隔离治疗。与此同时,省二院成立由多个科室的专家和部分骨干医护人员构成的禽流感救治工作组,并对汤先生实行隔离防护,单独管理,专人专治。经过近一周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安全度过危险期;2周后,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而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氧合状况进一步好转。期间2次H7N9病毒核酸检测均提示转阴,解除隔离治疗。3周后,患者的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自觉症状进一步好转,可以在病房活动。1月后,患者痊愈。专家提醒:避免直接接触家禽、野禽目前已有证据显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高危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染来源。齐保龙提醒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齐保龙还提醒,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另外要勤洗手。